封面新聞記者 吳德玉 荀超 閆雯雯
“經我館與學生本人及其家長確認,當事學生平安,請大家放心。駐愛丁堡總領館感謝各方努力和關心,同時提醒領區廣大留學人員和僑胞注意安全,與家人、親友保持聯絡暢通,及時告知最新動向或特殊情況。”隨著3月20日23:34, 中國駐愛丁堡總領事館社交平臺發布“愛丁堡大學‘失聯’中國留學生平安”這一推文,廣大網友的心才真正放下,在英失聯19天女留學生已找到這一圓滿結局讓人欣慰。黃同學本人的朋友圈顯示,閉關寫博士研究計劃,手機關機很久沒看到信息。

微博截圖
失聯19天,父母通過社交平臺求助,在網絡上持續引發關注,在英留學生群體更是密切關心,黃同學的朋友圈動態讓一些網友質疑是否是其本人發布?真的可以為了寫論文,19天不看手機?3月21日一大早,封面新聞記者聯系到黃同學的父親,對方否認與女兒有矛盾,并稱家庭和諧,此事發生后,已經規定女兒必須每天看一次手機,父母的信息必須回復。另外,大使館方面也建議他不要給女兒太大壓力,所以他并沒有責怪女兒的失聯。
19天不看手機是真的嗎?
在公寓里專心搞研究,手機放抽屜里了
19天不看手機,跟父母沒有任何聯系,此次聯系上,會不會對女兒有一些責怪?黃父表示:“大使館建議我不要責怪她,讓她自己去反思。因為她在搞博士的研究計劃,壓力有點大,她想像我們以前練功那樣子閉關,整個人把自己全身心放在(學業)上,她就把手機丟在抽屜里就不看了, 還特地找了一個比較安靜的單身公寓來住,買了一堆菜放到冰箱里去,然后就專心致志地搞論文。”
雖未責怪女兒,但黃父也給女兒立了新規矩:“我告訴她,我理解她讀書很辛苦,但每天必須看一次手機,你可以不打給我們,但如果我有發信息給你,你必須回。這個比較合理,沒占用她多少時間。”
黃父特別強調:“大使館說不能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壓力,因為孩子沒做什么錯事,她只不過想追求學業上再完美一點,我們不能苛求她其他方面每樣都好。人無完人,我們還是包容她一點,慢慢讓她養成一個習慣,每天都看一下手機,這樣子的話也就把事情解決掉了。抱怨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,吵架也不行,只有慢慢讓她和我們進行溝通,讓她慢慢能夠接受我們的觀點,養成一個習慣,以后杜絕這類事情再次發生。”
與女兒并無矛盾
全家很和諧,孩子是寶貝
昨晚還有網友發布消息,“最新消息在謝菲的一個學姐已親自去奶茶店求證:人已找到。奶茶店工作人員稱在謝菲爾德貢茶店喝奶茶,并勸解其聯系父母,但黃爸爸未接到電話。”

黃某朋友圈截圖
采訪中,黃父向封面新聞確認已經和孩子取得了聯系,“但具體時間忘記掉了。因為我的電話已經多到沒辦法接。她跟我聯系上了,沒聊多長時間,大概講了幾句話,然后確認是她,跟我報了個平安,說沒事,我的電話就壞掉了。我又換了一部手機,(原)電話被打壞掉了。”
目前,黃某的母親已經退休,黃父還在工作,家里還有一位八十多歲的祖母。他和妻子為了這件事已經好幾天沒睡覺,但并未敢告訴老人家。“我女兒很孝順的,如果我和我媽媽發生爭執的話,女兒一定是批評我的。”
黃父也特別開明:“其實孩子沒欠我們什么,我們為她做的事情都是自愿的,因為她給我們帶來了快樂,所以說我現在也不埋怨她,她有她的人生,我很理解。她愿意怎么做,我不會給她制造壓力。路是她自己走的,我給她制造太多壓力的話,到時候會產生不了作用。就像很多女孩子的家長,覺得孩子到年齡了,就要結婚生孩子。我從來不講這些,有親戚說你女兒要找男朋友了,書讀那么多干嘛?我說不要問。”
實在走投無路才網絡求助
以后會慢慢引導女兒并潛移默化
也有同學間接證實,黃同學的學習成績非常好,社交也很不錯,中外朋友都有。也會參加學校的一些社團俱樂部活動,她為了節省費用,所以選擇了房租比較低的地方生活。
黃父的網絡求助信,也是黃同學的同學幫著弄的。黃父回憶:“我不會弄,是她大學舍友幫我弄的。因為她身邊的朋友全部都找不到她,我才起著急,她的舍友也找不到,她也不回手機。她舍友叫我提供電話號碼,包括證件號碼,發到一個大學群里,搞得一下那么多人(來關心),發到網上去沒多久,鋪天蓋地的電話打來了。”
事后,黃某在朋友圈報平安,稱 “謝謝大家,其實最近在寫博士的研究計劃,手機關機好久了沒看到消息,本來平時父母也蠻久才聯系一次,感謝大家的關心,我沒事兒!因為留言太多了無法一條條回了,謝謝大家!”
對此,有些網友認為黃某的回應有點輕描淡寫。黃父則表示:“那些網友是真正沒有體會到我們做父母親的心情。因為我們愛自己的子女,關鍵要包容她,像我們生于(上世紀)60年代,生存能力是很強的。她是溫室里長大的,是父母親的寶貝,從小沒有吃過苦,沒有受過累,在外面的生存能力還是很差的。”
同時,黃父也覺得網友的一些話有道理。“但我們是來解決問題,不是來抱怨的。首先要把她找到了,找到人以后,以后如何和她溝通,那是以后的事,這種事情只能循序漸進。現在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,自尊心也很強,所以不能一下子就讓她接受我們的觀點。說句難聽的,哪個父母不喜歡孩子在身邊?但是我們也沒辦法啊,因為孩子不是我們個人財產,她是個體,所以說我們現在必須包容她,然后慢慢去引導她,潛移默化地讓她把這個毛病改掉。”
電話被留學生家長打爆
要求在外的孩子們增強安全意識
黃同學失聯19天引發的網絡震動以及全球尋找,黃父在感動之余,也非常不好意思。他告訴封面新聞記者:“現在搞得我很不好意思,浪費了這么多人力資源去找她,還驚動了這么多人,我心里實在很過意不去。昨天非常多的孩子在國外的家長全部給我打電話,打到爆。現在因為疫情,大家很怕孩子會生病什么的。孩子在英國或者美國的,會要求他們去買個定位手機,還叫他們早晨報告晚上報告,必須搬到有華人居住的地方,尤其是隔壁鄰居和樓上樓下都有華人的,還必須要有這些鄰居和華人朋友的電話號碼。這次搞一下,搞得家長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反而突然間提高了很多。”
今天早晨還有不少留學生父母打電話給黃父,說得知孩子平安,大家都非常高興。“我非常感謝他們,因為做父母親的心都是感同身受的。”經歷過昨天的尋找,黃父還有一個切身感受:“我才知道中國華人跟中國留學生在外面真的是很抱團,相當不錯,中國人的凝聚力還是很強的。在求助信息發布出去半個小時以后,英國、愛丁堡各地的留學生社團、華人社團全部電話打來,有的還開車去找,他們都非常的熱心。”
【如果您有新聞線索,歡迎向我們報料,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。報料微信關注:ihxdsb,報料QQ:3386405712】